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国神经病学家,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以下重点阐述与教学和学展密切相关的前五个阶段。
(一)婴儿期,年龄是0-18个月,在这一时期冲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这一时期的婴儿刚刚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在母体当中是一个相当安全的环境,但是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婴儿可能会有有些许害怕,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要给儿童足够的关爱,一如既往地满足所有的需求。例如,我们在医院里面通常会听到产科医生对新生儿的父母说,你们要多抱抱孩子,多亲亲孩子,如果儿童哭泣,就立马查看他发生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有足够的安全感。但是,如果此阶段发展不好的话,儿童长大后面对新环境就会焦虑不安。在儿童上幼儿园天,我们会发现有的儿童一进幼儿园就可以立马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而有的孩子就会在园里缩在小角落里面,谁说话都不理或者大哭大闹,这就是因为婴儿期的信任感没有建立完善。
(二)儿童早期,年龄是18个月-3岁,在这一时期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任务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这一时期,儿童刚刚成长起来,开始认识到自己要变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希望自己有能够去做一些事情。自主就是自己做某事,在这一时期,儿童突出的表现就是开始想自己独立吃饭,当家长想要喂饭的时候,儿童会表现的很抗拒。但是,这一时期,孩子年龄较小,她还没有能力把饭吃好,可能会把饭吃的地上都是。那么,这个时候,家长能不能阻止孩子自己吃饭这个行为呢?显而易见,不能。如果儿童把饭吃的遍地都是的时候,家长开始批评指责,儿童就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这么大了,还没有能力把饭吃好,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长大后可能就会缺乏信心,行动时候畏首畏尾。本文来源 广东教师招聘网 http://gd.z***/html/2018/zx_0530/41932.html
(三)学前期,年龄是3-6、7岁,在这一时期冲突是主动对内疚,任务是发展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主动是指主动帮别人做某事,这一时期儿童开始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面老师会教给他们,你们现在是大孩子了,在家里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儿童放学回家看到妈妈在扫地,他就过来帮忙,但是此时儿童年龄尚小,不能把地扫好,此时,妈妈能不能批评孩子,因为父母的批评,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错的事情,长大以后面对问题就会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四)学龄期,年龄是6、7-12岁,在这一时期冲突是勤奋对自卑,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这一时期的儿童是小学生,开始上学的时候作为老师、父母,要多对孩子进行鼓励,让他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成功,只要你努力学习就可以获得成功。但是,此时可能会出现努力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儿童可能很努力,但是依然会出现很努力但是考试考不好的情况出现,此时父母不鼓励安慰儿童反过来批评他们的话,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笨,长此以往,长大之后就会变得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