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其他教育培训 > 孩子们心中的“奢侈浪费”是怎么一回事呢?
广州
[切换城市]

孩子们心中的“奢侈浪费”是怎么一回事呢?

更新时间:2013-12-12 10:29:20 浏览次数:110次
区域: 广州 > 天河 > 车陂
孩子们心中的“奢侈浪费”

  主持人:初步了解后知道你们都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孩子,奢侈始终是个相对而言的概念,那么请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是奢侈的行为呢?

  张大成:奢侈就是虚荣,比如逛街买一双鞋子,本来可以买70块钱的,但是为了显示自己而买一双700多的,这就是奢侈。

  闫倩冰:家庭条件不好的,买过于昂贵的东西就是奢侈;但是对于家庭条件好的,买一些贵的东西还是合理的。

  孙岛:有的同学逛街时看到一部新款的手机,就把它买了下来。没过多久,人家又出了新款式的,又想换一部,就把旧的放家里了。

  刘颖:把钱花在买不必要的东西上就是一种奢侈。社会上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喜欢攀比。一个包有不同的款式,有的同学都买回来,太浪费了。

  伍咪:我有一个朋友她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她总是喜欢叫她爸爸给她买东西,买了不喜欢就丢。还有的同学喜欢到街上去画指甲,一次10块钱,每个星期都换一次,搞自己的特色。

  卢汉斌:社会上奢侈的就是高官、富人和大款。看看上海富豪们办的交易会,还有沿海经商的大款花了这么多的钱去买一辆车、一瓶酒,也不知道赚了谁的钱,还有多少人在心酸。

  余后龙:为了一个小小的生日开PARTY就是奢侈,还有就是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把钱花在与同学之间的炫耀上。

  

怎么看待攀比之风?

  主持人:有人说攀比是滋生奢侈的心态,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你们有过与人攀比的心态吗?(孩子们都诚实地表示有过,并称这也许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只要适度不影响别人。只有2个孩子认为这种心态不可取。)

  孙岛:有啊。看到有的同学带着手机,开着摩托车,又有女朋友,我很羡慕啊。

  张大成:我曾看过一个故事,两人相互攀比,你有一样东西我就一定比你多一样,后两人都落得两手空空,毫无意义。

  王毅恒:攀比的心理人人都有,适度的攀比是可以的。攀比也要看每个人的经济能力,钱是父母辛苦攒来的,但是拿吃饭的钱来攀比就不好了。

  叶莹:我认为物质上的攀比也会让人进步,适度就可。

 

 “饥饿教育”能让孩子学会节俭吗?

  主持人:一些孩子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亲身感受金钱来之不易,学会节俭生活,他们不惜使用“饥饿教育”的方法,例如去看贫苦人家孩子刻苦读书的情形,或者参加生存挑战等等。这样的方式会让你们珍惜生活学会节俭吗?

  余后龙:我觉得没有太大的用处。

  叶莹:看到家境困难的孩子当时会有感触,但很快就忘了,毕竟隔岸观火的作用并不太明显。

  卢汉斌:我觉得还是有用。有一次我到石山去,那里的小孩子穿得破破烂烂的。我觉得自己的条件比他们强多了,我应该更加努力。



怎样让节约变成一种习惯?

  主持人:你们认为有什么样的办法,让节约变成一种习惯?

  卢汉斌:我会把父母的零花钱放在家里,没有钱吃的话会掉头走人。

  叶莹:我认为应该像西方的教育学习,让孩子做家务挣钱。他们会懂得劳动的辛苦所以节俭。

  王毅恒:每天或每周制订一个计划,把钱存在不能打开的存钱罐里,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消费了。

  

”奢侈浪费“之专题总结:

  攀比也有可能带来进步,但一定要适度。饥饿教育也许会让孩子们落泪,但能否真的学会节俭呢?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方法。



    孩子奢侈浪费怎么办?广州朝阳教育8年3000例成功案例。电话:020-82304171广州教育局主办,全国所专业采用心理辅导为主的青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人格成长、习惯养成教育。
广州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
1月20日
注册时间:2013年10月13日
UID:94367
---------- 认证信息 ----------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