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华之家案例系列文章一
小轩(化名),3岁多小男孩;根据初始时的评估报告显示:
下颌力量薄弱,不会进行口型转换,不会吹,无意识音节,基本的表现就是言语障碍,不会说话;
原因分析:长期进食流体食物,口舌缺乏锻炼,行为上:执行力欠缺
面对这样的小朋友,我们安排了许老师上课,根据许老师的训练计划,我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让孩子对气息的掌握,也就是学会吹气;接下来是学习基础音节构音,从简单的唇音开始训练,后开始简单的发音练习;这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因此我们开始周期的训练课程。
一开始的时候,许老师先抓住小轩气息弱这一块;气息弱的小朋友,一般很难正常说话,习惯用鼻呼吸,用鼻子喷气,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原来嘴也是可以呼吸的;我们知道,气息的强弱,跟我们的肺活量以及呼吸相关肌肉有一定的关系;也许孩子生理发育并没有问题,但是孩子却并不会利用这些身体机能,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锻炼气息;许老师利用小汽笛、泡泡水、强化物等,让孩子喜欢上吹笛子,一开始是吹不响的,我们通过给孩子辅助(轻轻捏住鼻子、憋气等)让孩子能够轻轻吹响笛子,通过给予强化等来加强孩子对气息的掌控;经过了好两三节课的训练,孩子能够基本掌握对笛子的使用,而且可以自己吹出泡泡,重要的是已经能够让孩子脱离辅助去完成这些任务了。
(配图)
接下来除了要加强孩子对气息的掌控,还要逐渐开始训练孩子对基础的音节进行构音练习,许老师用到的方法是,我们同时捏住小轩的鼻子、以及嘴巴3秒钟,在孩子气快出来的时候,松开嘴巴,引导孩子发“ma”音;孩子开始练习发音,建议从简单的唇音开始,一节课之后,小轩能够在老师的辅助下发出“ma”音;为了强化该行为,许老师叮嘱家长,在家也要多给孩子练习这样的工作,让孩子适应,直到形成肌肉记忆为止;接下来的一节课,小轩已经可以脱离辅助说出“ma”音了,同时,许老师接下来给孩子加强训练,让孩子们能够说出“mama”,并且在认知上,能够让小轩理解,“mama”指的是她的妈妈。
当然,以上只是简单的唇音,我们正式开始给孩子练习发音,方法以及操作上都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a”音,许老师一开始通过辅助手段:用手掌轻轻按压孩子肚脐上方一个手掌的位置啊,让孩子自然出气发声,个音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孩子能够开始发声,已经是迈出了一大步了,接下来的两三节课,孩子已经可以在无辅助的状态下发出“a”音,许老师会在接下来的课时,让孩子能够逐渐掌握发声方法,并且对“a”音进行扩展练习。
本次案例分析就到这里,后续会继续跟进。
小结一下,孩子的进步,需要的是时间,更需要老师的教导以及家长的配合,我们老师肯定会在课后,把合适的方法教导给家长,为了孩子的进步,家长在家一定要坚持去练习,毕竟老师给孩子辅导并不是24小时的,而家长却是孩子亲近的老师,有一些孩子能力差,那么需要的时间也是稍长的,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加强去练习,只要方法对了,进步不是问题,所以家长们不要太心急。
广州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
2月6日
1月20日
1月10日
1月6日
2024-12-17
2024-12-10
2024-12-09
2024-12-08
2024-11-24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