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其他教育培训 > 运动前5大重点必需注意
广州
[切换城市]

运动前5大重点必需注意

更新时间:2019-11-11 17:31:31 浏览次数:100次
区域: 广州 > 白云 > 机场路
适度运动除了有益身体健康,亦可宣泄心理压力,然而对于软绵绵的婴幼儿,爸比妈咪总小心翼翼呵护,唯恐稍有差池,然而,适度的活动刺激除了可帮助宝宝掌握身体,亦可增进探索、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能养成正向积极的性格呢!
许多医学研究发现,运动除了有益身体健康,亦有助于宣泄心理压力,还能提高大脑有效运作,然而,运动对于3岁前婴幼儿扮演什么重要性?专家说明:由于3岁以前的婴幼儿发展主要倚赖外在环境刺激来帮助脑部神经连结,因此,孩子在运动过程,会从外界得到讯息,并主动寻求讯息、主动探索环境。所以看到3岁前孩子在一个空间里到处摸、到处爬、到处跳,很正常。
Part 1》宝宝运动好处篇
多运动,有益身心发展
运动可以为婴幼儿带来哪些益处?
刺激大脑,助于脑部开发
0~1岁阶段的宝宝,脑部发展主要在于脑内神经网络的连结,进而有效控制肢体动作,专家进一步解释: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刚出生的宝宝没有单一动作,多是手足同时舞动。可是到了10个月大,爸妈拿东西给他,他能伸出单只手且姿势稳定,因为神经系统进行连结让动作得以专一。因此,宝宝必须经由使用他的身体,包括神经连结来做出有效的利用。
人体发展有所谓的『内趋力』,当身体需要什么,会主动搜寻所需物质、讯息或资源。例如:累的时候想睡、肚子饿想吃东西等,也因此当人体需要活动,大脑会下命令。所以很常见到父母要求3岁孩子安静坐好,孩子却到处乱跑,询问他在做什么他也不知道,其实是大脑下指令给他:你现在需要动,这即是内趋力。也因此,对于3岁前的婴幼儿,应加强他对环境的探索,让他去看、去听、去触摸、去爬,使各种感官在活动过程得到刺激、大脑的神经突触能大量连结与生长,当大脑得到许多感觉后,会进行整理并适当调节感觉讯息,此过程即为感觉统合一部分。
因此,即使1岁前的宝宝只能躺着还无法四处爬、到处探索,可是,他们可以转头到处看;到了3个月,转头的角度变大;4个月可以翻身趴着、手肘将身体撑起,看的角度与范围更不同于躺着看天花板,他可以看前面、左右两边。到了爬行阶段,则自行移动身体探索环境;当10个月可以站起来,视线范围又更宽广。
训练动作协调及感觉统合
每个阶段有其发展的里程,当前面基础建立好,为了得到更多刺激,孩子会主动往下一个阶段发展,然而,专家指出:父母不用刻意制造很多刺激,否则孩子的大脑容易累。重要的是,日常生活别让孩子长时待在单调的环境,甚至尽量让他自行发挥。例如:带宝宝出门时,他想自己走不想坐婴儿推车,不妨照着他的想法,当他自己动、自己探索,感觉统合的。
中标:助于宝宝认知和学习
所谓的认知,其实是经验的累积,专家说明:当孩子的行为符合环境需求,即为基本的经验,这些经验会根据环境背景,透过持续连结而形成知识,亦即『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助于对环境有良好的判断与适应。特别是宝宝1岁前的认知发展与生活经验有关,给他越多的生活经验,他就有越多的适应性反应,这些适应性反应都是认知的基础。
释放情绪和压力
运动可以释放情绪和压力,根据的观察:孩子的运动量多,情绪会较稳定。在运动的过程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血清素、正肾上腺素等,有助于大脑连结的稳定,亦可帮助情绪稳定。当情绪稳定,面对压力也会比较懂得如何克服。因此,容易哭闹的孩子不妨带去公园跑跑、动动,也许运动完因为体力消耗而感到累,可是他的情绪较为稳定、也会好入睡。
再者,情绪稳定的孩子对于所观察的事物、或大人给予的指令会有较正面的处理方式,遇到挫折也会愿意再尝试,不会因为玩具掉了或不顺他的意而发脾气。另外在运动过程,可以让孩子做一些认知学习,解释:如果有字卡,不妨将字卡散在地上让孩子在爬,当孩子爬到某张字卡,爸妈可以对他说字卡上的词汇,例如:『月亮』,逐渐地他会发现爸妈是声光玩具,甚至重覆大人的语言。
也可以剪多种颜色的色纸放地上,由大人说红色、蓝色让孩子去拍打,当拍到不同颜色会有不同声音回馈给他,孩子会觉得好玩、新鲜,提升他日后学习的动机。也因此,3岁前的活动并非让孩子直接学习,而是提升孩子的学习动机,建立学习的快乐基础。
培养受挫力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神经连结成有效的控制过程会经验许多无效动作,当孩子经验多次失败经验并从中获得成功、从不熟悉变得熟悉,这过程即是培养挫折忍受力。因此,当孩子拿不到想要的物品而哭泣,王技术长不建议父母直接将物品递到孩子手上,而是将物品放在他能拿取得到的距离,引导孩子自己拿。
训练肌肉耐力、提高专注力
运动时肌肉会产生收缩、连带影响关节,特别是6岁前的幼儿明显,在运动的过程关节会承受重量,当关节的生长板得到刺激,有助于孩子肢体钙质的分泌,促进骨骼生长。再者,当肌肉得到训练,肌肉有力量,孩子会坐得住、不会弯腰驼背,有助于学习的专注。解释:当孩子的肌肉耐力不足,容易坐不住或弯腰驼背,甚至有些孩子还坐在婴儿推车让妈妈推。主要是人类大脑会学习,倘若平常不需要用力,大脑将减少血液输送养分到肌肉,而可能留在大脑做学习,因而造成孩子的力量不够、耐力不足,甚至造成学习产生障碍。
运动前,5大重点必知
陪宝宝运动前,父母有哪些重点必须注意?不妨听听专家的建议。
1了解宝宝的身体发展
首先应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先从孩子能力所及的运动着手,例如:孩子会翻身、还不会爬,应多让他练习翻身的动作,从翻身的过程让他学习手脚用力,当手脚与腹部的力量足够,自然可以往前爬行,张师指出:应把每阶段发展训练好,而不是直接训练下一个阶段。另外,在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后,可再增加一些挑战性让他挑战,当他从中获得成就感,会更愿意运动。
2给予安全的活动空间Playful family
关于孩子的活动空间,首先注重安全性。若宝宝的年纪还小,可在地板铺上检验合格的软垫或巧拼垫,从卖场买回来后先清洗、晒太阳,让甲醛等毒物挥发;冬天则可以铺棉被。表示:使用软垫或棉被的作用主要是避免孩子碰撞而受伤,不过,如果让孩子每天处在这样的环境,会让他误以为所有环境都是安全的,因此,建议大人带着孩子了解环境的危险性。
举例来说,当孩子爬到桌脚时,大人不妨带着孩子触摸桌脚尖锐处,告诉孩子撞到会痛痛、会受伤,让他知道不能爬到这里。另外,如果宝宝正和其他孩子一起活动,要特别注意孩子们的互动,由于两人都处于探索阶段,可能触碰另一个宝宝时,手部的力道控制不佳而过于用力,因此,父母应教导孩子与人互动时正确控制力量,而不是阻止两人靠近。
记忆大师:www.jiyi***
联系热线:18662474858
广州其他教育培训相关信息
2天前
6月6日
注册时间:2019年03月06日
UID:572828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