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列举网 > 商务服务 > 其他商务服务 >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
广州
[切换城市]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0-10-15 16:33:57 浏览次数:69次
区域: 广州 > 广州周边
  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国内学者在使用英语进行论文写作时,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英汉思维存在巨大差异,主要表现为逻辑性与直觉性、客体性与主体性、直线式与螺旋式。这些差异对国内学者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写作时往往在词语和句子层面出现大量失误。下面,蓝译编译就英汉思维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英汉思维模式主要差异。一是逻辑性与直觉性,英语思维重逻辑分析写作的大特点是采用形合法,重形式结构的协调,句中常用关联词语,注重形式接应;汉语思维重直觉体悟,句子大特点是采用意合法,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二是客体性与主体性,英语中常以事物作主语,对之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即具有客体意识;汉语表现多以“人”作主语,多用主动语态,这就是汉语言的主体意识。三是直线式与螺旋式,英语的思维方式通常呈直线型展开,即习惯开门见山,然后层层推进,说话时后面的意思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汉语的思维活动大多呈螺旋式,即往往对所叙述的事情进行铺垫和渲染,后才得出结论。
  二、英汉思维差异对词语层面的影响。一是词义准确性把握不当,汉语的意合思维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概括性,可以说,汉语是一种“模糊型”语言;英语形合思维表现为客观准确的分析型思维方式,因此,英语是型语言。语言表达的和模糊程度表现在词汇使用上,就造成形式对等的词汇意义空间上的不完全重合。二是表达繁杂,英语重形合,措辞严谨;汉语重意合,往往用大量的修饰词来加强语气,借此读者。因此,国内学者所写的英语论文常会出现画蛇添足、不合逻辑的表达。
  三、英汉思维差异对句子层面的影响。一是形式结构方面出现失误,英语注重形合法,遣词造句有严格的形态变化,因此,强调时态、人称、数、格等的一致性。汉语注重意合法,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句子不受形式方面的束缚。因此,国内学者往往会在形式方面出现失误。二是语态方面出现失误,汉语思维以主体为先,而英语思维注重客体,所以被动式和非人称表达更为常见。在长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国内学者虽然十分了解这一思维差异,并有意选择客观的表达方式,然而,受中文思维模式影响,容易出现看似客观却内含中文思维的表达形式。三是出现多谓语结构方面的错误,汉语思维呈螺旋式展开,而英语思维以直线型展开。在进行英语论文写作时,国内学者容易在汉语思维的影响下将重要信息放在后,铺垫内容又经常不自觉地以句子形式呈现,导致出现双谓语或多谓语情况。
  总体来说,由于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国内学者在进行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时,常出现英语语法、时态、语态、句型等方面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广大论文写作者可以利用不同词汇及词汇搭配具体而贴切地进行描写和表达;也可以按拼写规则、大小写规则、书写格式,设计清晰明了的图表;还可以合理运用学术文献及标注方式、编写参考文献等辅助写作,从而创作出更符合英语思维模式的论著。
  学术论文编译,欢迎咨询蓝译(WWW.BLU***),蓝译是一站式医学科研学术服务平台,专业提供SCI论文评估、SCI论文发表、医学论文编译、SCI论文翻译润色、职称论文发表、文献检索以及留学访学等服务,主要协助科研工作者向SCI期刊发表医学论文。
广州其他商务服务相关信息
4小时前 刷新
1小时前
1小时前
广州达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时间:2015年11月20日
UID:253933
---------- 认证信息 ----------
邮箱已认证 手机已认证 企业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