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列举网 > 商务服务 > 设计策划 > 茅于轼经纪人
广州
[切换城市]

茅于轼经纪人

更新时间:2015-03-13 10:57:55 浏览次数:154次
区域: 广州 > 番禺 > 大石
类别:广告策划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105国道大石段新兴广场6号楼202
茅于轼个人资料
明星/组合区域: 其他艺人
明星类型:
参考代言费: 0万RMB
参考出场费: 10万RMB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 ),生于南京。当代经济学家,中国民间经济学者的重要代表。原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民间学术机构“人文经济学会”的理事长。


人物生平

抗战时期转辗于大后方柳州、桂林、重庆。

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交通大学,主攻铁道机车。[1]

195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分配在齐齐哈尔铁路局,任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2] ,20余年从事铁道机械机车车辆研究。[3]

20世纪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3]

1955年,调北京铁道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2]

1958年,被划为右派,下放至山东滕县(今山东滕州)农村劳动。在随后的全国性的大饥荒中,他饱尝过饥饿的滋味,甚至有过以蚂蚱为食的奇特经历。[4]

“文革”中,他再次受到冲击,被抄家、批斗甚至殴打,后发配至山西农村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8年才获平反。喜爱太极拳的茅于轼对这12年的风雨看得很开———“辩证地看,12年失去了干事业的机会,但也获得了对我国农村的深刻认识和对农民的深厚感情。”[4]

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2]

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3] 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

1981年,参加了美国经济学家门修斯在北京的计量经济学研讨班,正式接触到现代经济学,并大量阅读西方经济著作,不断完善自己的构想。[4] 同年,又将择优分配推广到动态过程,即在给定始点和终点的前提下,寻求过程的优化。用他独特的方法得出了动态优过程变分问题的解,即欧拉(Euler)方程。[5]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争得一个更好的经济学研究氛围,茅于轼申请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技术经济所,但遭到拒绝,因为他不是学经济出身的。后来,他又同社科院的经济研究所商谈,还是被拒绝。到1985年,他终于被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当时的所长是李慎之。[6]

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3] 茅于轼称,在社科院美国所10年是他进步很大的10年。[6]

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2] 这部被称为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奠定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地位。[4] 同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

1986年,由福特基金会资助,赴美国在哈佛大学任为期一年的注册访问学者。[1] 1987年,回国。

他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看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美国为什么如此富有?”这些思考的一部分结果,体现在茅于轼撰写的、1993年出版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本书旨在引导读者自我思考,体会出自己能掌握的经济学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茅于轼的随笔从此也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南方周末》、《经济学消息报》等报刊上,都可以经常读到他的新作。[6]

在搞学术研究的同时,茅于轼一直不遗余力地从事引介现代经济学前沿知识、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事业。他从1987年起就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的国内联络员,协助学会在国内普及现代经济学理论,出版过许多图书杂志,其中比较流行的除《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之外,还有一套《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6]

1987年至1994年,担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2] 每年去非洲两次。[7]

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招聘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1]

1993年7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张曙光、盛洪、樊纲、唐寿宁及北京大象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担任所长。[1] 这家独立的研究机构,致力于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民间智库,宗旨是支持和推进经济学理论和前沿性社会经济问题的高质量研究,为中国的改革实践提供制度创新的解决方案。[5]

2012年4月12日,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会在京举行。参会理事选举茅于轼先生为荣誉理事长。
广州设计策划相关信息
2024-09-18
2024-03-29
2024-03-20
2023-08-09
2023-08-08
2023-08-07
注册时间:2015年03月05日
UID:190150
---------- 认证信息 ----------
邮箱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