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中小学辅导班 > 广州越秀新春季晚托班教育家庭是如何伤害孩
广州
[切换城市]

广州越秀新春季晚托班教育家庭是如何伤害孩

更新时间:2016-02-25 21:26:33 浏览次数:101次
区域: 广州 > 越秀 > 北京路
类别:小学辅导班
地址:越秀区中山一路51号拓业大厦前座301室
家庭是每个人的起点和深的梦乡。然而现实中它却可能既不甜美,也不温馨。许多父母在不知觉中给孩子带来伤害,而他们也曾经是家庭中的孩子,很多不妥的做法,只是本能地代代相传。
伤人的父母曾经也是受伤的孩子。在看清整个家庭系统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可以省思自己,修复和重塑自己,为下一代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是什么在伤害孩子?
不良的夫妻关系
离婚、夫妻感情不好,经常争吵,无一例外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即便能控制自己不把气撒在孩子身上,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环境中的孩子,长大后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狂躁、抑郁、孤癖、好动、缺乏自控力等。
另一种不良的夫妻关系,则是彼此过分依赖。两个人都误以为依靠对方会使自己变得完整。他们在情绪上彼此依赖,没有能力分离,好比两个人共乘一艘独木舟——当一个人移动时,另一个也被迫移动,毫无选择余地。这样的夫妻往往会为彼此和孩子设定无数个“应该”、“必须”——“你不应该有那样的感觉!”“为什么你会那样想呢?”这是他们常说的话。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如父母一样,本性中的一些物质被不断否定,然后慢慢失落自己,变强而没有主见的人。
把孩子当成满足私心的工具
每个健全成熟的人都会完全地认可和尊重自己,正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他不必依靠任何人的看法或情绪而活。但是很多父母却在阻止孩子形成这种健康的自我。
如果父母在早年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权利,就不可能欣赏孩子的这种合理“自恋”,甚至在自己欠缺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不足。未成年的孩子没法背弃父母,他们只有借着不断表现和取得成就来博得父母的喜爱。于是他们很可能成为满足父母私心的工具。
在不健全的家庭中,孩子必须放弃那个“真我”,取而代之的是掩饰受伤的“假我”。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父母接受,就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不健康的“羞愧感”。慢慢地,他们会去发现让自己感到满足的替代品,等到长大成人,这些替代品就可能是:名誉、地位、新的性伴侣、烟、酒甚至毒品。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因为得不到肯定和理解而变得孤僻、麻木、依赖、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陈腐的家庭规则
陈腐的家庭规则妨碍了孩子在成长中形成完整的自我,让他们依赖他人,只看重他人的想法。这些规则包括:
1.有责任感就会有爱。
2.憎恨可因压抑和禁止而。
3.父母理应享受尊重,因为他们是父母。
4.儿童不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小孩。
5.服从能使小孩坚强。
6.对孩子温和是有害的。
7.对孩子的需要有所反应是错误的。
8.对孩子严厉甚至冷漠能让他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9.与其坦白说出心中不满,不如假装欣赏感激。
10.表现出来的行为比真正的为人来得重要。
11.父母不能忍受被触犯。
12.人的身体是肮脏的。
13.强烈的感觉是有害的。
14.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或许有些父母表面上并不赞同以上观点,但在他们的行事中,却在不自觉地贯彻执行。而且,这些害人的信念可能在下意识里,代代相传。
上瘾行为造就的被遗弃感
人类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强迫性/上瘾行为。这些行为使我们的心胸变得狭窄,意志变得残缺。我们的生活不再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是被迫和失控的意外,我们不再拥有自由,孩子因为父母的这些行为而产生被遗弃的感觉。记住,除了离婚、完全放弃抚养这种真正的遗弃,一些隐性的、变向的遗弃更多地充当着孩子的伤害者。
1.情绪上瘾:
这种人并不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把它们转变为一种伤人的情绪,比如用愤怒替代恐惧。比如在某个夏天的傍晚,丈夫回家时,妻子告诉他空调坏了。那时正值盛夏,天气热得令人无法忍受。丈夫心中有个声音说:“真正的男人都应懂得如何修理机械。”然而他实在不懂得修理任何东西,他觉得自己很笨。于是他开始生气,并且骂她的太太:“你到底是怎么把它弄坏的?”发怒骂人让他觉得自己很有力量。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情绪上瘾的。有的女人在该生气时哭泣,有些人可能沉溺于悲哀——经常陷于忧伤中。这些情绪都会影响并且伤害孩子,让他产生被遗弃的孤独感。
2.思想上瘾
强迫性思考在强迫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包括强迫性担忧、过度注意细节、过分形象或过分抽象等。它让人丧失选择的能力,使人变得浮躁、肤浅,在面对困难时,只知逃避或沉溺,放弃内省和对内在的探索。他们因此给孩子树起一只错误的标杆。
3.物质依赖
酗酒、吸毒、厌食或者贪食等这些上瘾行为,都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父亲酗酒的家庭,孩子可能因为父亲的暴躁、母亲对父亲的依赖和无力感而充当起“母亲保护者”的角色,这些在紧张关系中长大的孩子,极有可能在步入新的家庭生活后,继续演绎过去家庭的相处模式,并且同样酗酒。因为那种伤害和痛苦的暗示已经根植于心。
也可能由于某位母亲的苛刻与不通人情而使厌食或贪食成为孩子抵挡抑郁的方式。
在上述家庭中,孩子扮演很明显的角色来维持其平衡。但这并非他们所愿。他们被迫扮演角色,丧失了内心正常的欲望,真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伤害之深,不言而喻。
广州中小学辅导班相关信息
2天前
2022-05-10
注册时间:2015年12月05日
UID:257715
---------- 认证信息 ----------

查看用户主页